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財稅相關人員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數據分析、案例研討、講師點評、現場咨詢與輔導
課程背景:
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均與稅相關,經濟業務的日常賬務處理需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但繳納稅款則需按照稅法規定進行正確計算并申報繳納,會計準則與稅法在部分業務的處理上由于口徑不一致而導致稅會差異的出現,如業務招待費,賬務處理可以全額計入費用,但稅法只能按限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作為企業的財稅人員應作到對經濟業務進行準確的會計處理以及對應納稅款做到準確無誤并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繳納,同時應對經營過程中的財稅風險進行精準把控,并應加強對納稅籌劃能力的提升。
做為企業目前面臨的兩大稅種: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對其相關稅會知識以及業務處理的掌握尤顯重要。本課程重點講解增值稅及企業所得稅的稅務會計實務處理,如對于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銷項、進項、進項稅額轉出等的核算及申報;企業所得稅中的收入的確認、稅前扣除項目、稅前扣除憑證的稅法規定、稅收優惠政策及申報注意事項等,在講解的過程中對于相關財稅風險與納稅籌劃方法給予強調,以達到通過培訓全方位提升財稅人員的專業能力,真正做到為企業的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課程收益:
● 掌握增值稅相關稅務會計的處理;
● 掌握企業所得稅相關稅務會計的處理;
● 掌握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相關業務的財稅風險規避及納稅籌劃措施;
● 通過培訓,全方位提升財稅人員稅務會計相關業務處理能力。
課程特色:
● 實務案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 最新財稅,狠抓落地,創造價值。
課程大綱:
主要知識點的講解均以典型案例的方式進行,以便于理解和實務掌握
第一講:稅務會計——增值稅
一、增值稅的基本規定
1. 征稅范圍
2. 納稅人身份類型
關注點: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在業務處理上的區別
3. 稅率及征收率(2021年3月1日起執行的稅率)
4. 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
5. 稅收優惠
二、銷項稅額
1. 銷售收入的結算方式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1) 賒銷、分期收款
關注點:合同簽訂的納稅籌劃
(2) 預收貨款
關注點1:生產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等貨物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關注點2:納稅人提供租賃服務采取預收款方式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關注點3:如存在免租期的,是否寫在合同中?為什么?合同如何籌劃?
(3) 托收承付、委托銀行收款
關注點:先開具發票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發票開具的當天
2. 價外費用
(1) 價外費用的范圍
關注點:實務中哪些不屬于價外費用
(2) 價外費用的判斷方法
3. 特殊銷售方式的銷售額確定
(1) 商業折扣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2) 現金折扣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關注點:現金折扣的合同如何簽可少納增值額?
(3) 銷售折讓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關注點:用紅字貸記銷項稅額
(4) 以舊換新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5) 還本銷售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6) 以物易物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7) 帶包裝銷售貨物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8) 包裝物押金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關注點:包裝物押金的實務籌劃
(9) 包裝物租金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10) 收到手續費方式的委手代銷業務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關注點:委托代銷如180天尚未收到代銷清單的稅務規定及納稅籌劃
4. 主要視同銷售業務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1) 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的)
關注點:移送貨物的一方和接受貨物的一方的賬務處理
(2) 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3) 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無償贈送
5. 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6. 價格明顯偏低或偏高時銷售額的確定
7. 混合銷售行為和兼營銷售行為
(1) 如何區別?
(2) 特殊規定
8. 應稅銷售額的扣除——差額納稅
(1) 差額納稅具體包括哪幾類業務?
(2) 差額納稅業務發票開具的規定?
(3) 勞務派遣業務的納稅籌劃
(4) 差額納稅業務的賬務處理
9. 銷售自已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與賬務處理
三、進項稅額
1. 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
(1) 進項稅額抵扣的方式:以票抵扣和計算抵扣
關注點:申報表的填寫
(2) 不動產進項稅額的抵扣
(3) 道路通行費進項稅額的抵扣
關注點1:道路通行費的最新規定
關注點2:ECT卡充值時開具票據還是實現發生時再開具票據,對企業更有利?
(4) 國內旅客運費進項稅額的抵扣
關注點1:計算抵扣的方法
關注點2:哪些情形不得抵扣?
關注點3:申報表如何填寫?
(5) 采購中進項稅額的相關規定
關注點:暫估時不得暫估進項稅額
2. 不準抵扣的進項稅額
(1) 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
(2) 用于免征增值稅項目
(3) 用于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4) 非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5)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3. 進項稅額抵扣的相關規定
關注點:2020.3.1起執行的規定
4. 進項稅額轉出
(1) 將外購的貨物等用于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2) 外購的貨物等由于非正常損失造成進項稅額轉出
(3) 進項稅額轉出的賬務處理
5. 進項稅額的扣減
關注點:賬務處理時紅字借記“進項稅額”
四、進項稅額加計抵減
1. 進項稅額加計抵減的相關規定,如加計10%、15%
2. 需要辦理的手續
3. 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計算
4. 申報表的填列
5. 進項稅額加計抵減的賬務處理
關注點:計入“其他收益”科目
五、預繳稅款
1. 需要預繳增值稅的情形
2. 預繳稅款在預繳時、結轉時的賬務處理
六、應納稅額的期末結轉的會計處理
關注點:對于應繳未繳、多繳、進項大于銷項的處理
第二講 稅務會計——企業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的基本規定
1. 納稅人
2. 征稅對象
3. 稅率
二、年度收入總額
1. 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
(1) 不征稅收入包括哪些內容?不征稅收入的條件有哪些?
關注點:不征稅收入,其成本費用不得稅前扣除,而且不得加計扣除。那么如何籌劃?
(2) 免稅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3) 企業接收政府劃入資產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4) 企業接收股東劃入資產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關注點:需滿足收入確認的條件,不得提前或延后
2. 視同銷售收入
(1) 判斷原則:所有權是否轉移
(2) 稅會差異:會計上未確認收入,按視同銷售征企業所得稅
關注點:如會計上確認了收入,則不存在稅會差異,如將自產食品作為福利分發給企業職工
(3) 與增值稅的視同銷售的差異
(4) 視同銷售收入和視同銷售成本的確定
(5) 視同銷售收入屬于銷售(營業)收入,作為計算廣宣、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限額的基數
(6) 視同銷售收入的申報表填寫
(7) 相關會計處理
3. 收入確認的條件與時間
(1) 企業所得稅收入確認的條件
關注點1:企業所得稅不承認會計的謹慎性原則;會計上新收入準則對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其他收入的相關規定
關注點2:租金收入的確認(特別是跨年收租金的情況),跨年收入企業如何選擇收入確認的時點更有利?
(2) 結算方式與企業所得稅中收入的確認時間
關注點1:分期收款、預收款方式、銷售商品需要安裝和檢驗的、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托收承付方式、采用支付手續費方式的委托代銷等
關注點2:與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點的不同之處
4. 收入確認的金額
(1) 售后回購
(2) 商業折扣、銷售折讓、銷貨退回
(3) 實務折扣(買一送一、組合銷售等)
關注點:在處理上企業所得稅與增值稅的區別
5. 收入相關會計處理
三、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
1. 準予扣除的項目
(1) 準予扣除具體包括的內容
關注點1:有限額標準的扣除項目,如業務招待費、廣宣費等
關注點2:餐費不應都計入業務招待費,否則企業多納稅,那么經辦人應如何正確操作?
(2) 稅前扣除憑證
① 稅前扣除憑證的三原則: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分別如何理解和操作?
② 稅前扣除憑證按照來源分為內部憑證和外部憑證,分別包括哪些憑證?
③ 稅前扣除憑證最遲取得時間?給出的公司管理建議是?
④ 如果匯算清繳前尚未收到發票等憑證,之后還有稅前扣除的機會嗎?
⑤ 12月份的采購業務,在次年匯算清繳前還未收到發票,可稅前扣除嗎?如何加強管制?
⑥ 從果農個人處購買300元蘋果,無法取得發票,憑收據能稅前扣除?
⑦ 可以依據分割單進行稅前扣除憑證的情形?
⑧ 如果取得了不合規發票等,怎么辦?
⑨ 對方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時,需準備哪些資料以證實支出的真實性?
2. 不得扣除項目
(1) 不準予扣除具體包括的內容?
(2) 存在財稅風險重點關注的內容: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贊助支出、準備金支出等
關注點1:壞賬損失實際發生準予扣除
關注點2:如何規避實務中電子發票重復報銷?
3. 與資產相關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1) 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范圍、折舊年限、折舊方法、加速折舊、稅前一次性扣除、后續支出等
關注點:關于固定資產的納稅籌劃
(2)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與年限、不得攤銷的無形資產
(3) 其他資產
四、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1. 主要優惠政策的具體規定,如:加計扣除優惠、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加速折舊優惠等
2. 納稅申報的填寫
五、應納稅所得額
1. 彌補虧損的具體規定
關注點:稅前彌補年限5年、8年、10年的規定以及匯算清繳表的填寫
2. 其他需注意事項
課程結束,總結及答疑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