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高子馨
課程介紹: 現代社會是一個“壓力的年代”,我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壓力的刺激中,每天都將面對不同的人,完成大量的工作,接受各種的變化和突發事件,人際的沖突,以至形成各種壓力事件。因壓力而產生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焦慮、憂慮、抑郁、憤怒、過勞、神經衰弱等,以致造成身心困擾。給企業帶來的直接表現就是:缺勤率上升、士氣低落、效率下降、執行力減弱等。壓力管理培訓針對這些問題為參與者找到壓力的根源、學習自我減壓的方法,從而達到提升心理健康、增強工作績效的目標。
課程目標: 了解生活、職業壓力的表現與后果; 自我認知與自我探索——了解壓力的根源并進行管理; 學習自我減壓的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在互動中實現身心調節與放松,提升身心健康度
課程方法:培訓師引導,輔以學員游戲活動中自我認識、自我分析等 培訓時限:6-12小時 培訓對象:企業內“高壓力”員工和管理層人員、企業內部講師、人力資源管理人員 課程特色:認知、游戲、冥想、心理學技術體驗等互動教學的方式,讓學員在實際的體驗中積極思考;動靜結合,知識與應用有機結合,實用性強。
課程大綱: 第一篇、了解預防壓力管理的意義 一、壓力游戲,認知什么是壓力 二、壓力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三種壓力的類型性與工作績效的關系 四、預防性壓力管理的目標和途徑
第二篇、認清自我壓力的討論 一、壓力測設(抗壓臨界點和壓力反應傾向) 二、研討壓力和情緒,情緒和行為,行為和績效的關系 三、研討壓力的來源 1. 壓力源分析及診斷 2. 壓力度問卷測試 3. 壓力度醫學觀察 四、面對壓力兩手管理 1. 對內:自我調整管理 2. 對外:事件控制管理
第三篇、壓力對內控制從自我調整開始:(遺傳、人格模式、認知) 一、關于我是誰 1. 我是誰?我認為我是誰?我到底是誰? 2. 關于我們原生家庭得到的信息 二、 自我狀態和三種人格模式 1. A型 2. B型 3. C型 三、壓力認知轉換技術: 1. 轉換注意力 2. 重新下定義 3. 問對問題,放松心靈 4. 音樂冥想:中午13點30—14點30 冥想+音樂+催眠減壓療法 積極的語言配合音樂,引導員工冥想,放下自我,放松心靈,重塑信心 5. 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勵 6. 塑造自我價值觀和使命
第四篇 壓力對外控制--對外規劃工作生活、策略避免壓力 一、個人生活因素 二、社會性壓力源 三、工作因素 1. 時間性壓力源 2. 遭遇性壓力源 3. 情境性壓力源 4. 預期性壓力
第五篇、日常生活工作中其他可用的減壓方法: 1. 睡眠、按摩、步行冥想、舞蹈、打坐、喝水、身體掃描、自發訓練 2. 祈禱減壓:祈禱是聚精會神的溝通,意愿的陳述,是一種集中思想的練習,研究證明可以有效緩解壓力 3. 同唱《祈禱》:祈禱減壓 讓年輕的生命在舒緩的音樂中,減壓,放松,在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一天的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