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負砍柴功;管理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技術,管理工具的高效標志著管理水平的高效,就像工具水平的高低意味著生產力水平的高低一樣。
《IE七大手法》與《IE七大手法的運用》區別在于前者是知識,后者是技能,知識會隨著時間遺忘,技能則是隨著歷練而更加余刃有余;本課程力圖從使用者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IE七大手法:每個手法都有概念,應用范圍,操作工具,著眼點,案例分析與案例演練,最大限度讓學員掌握IE七大手法,為效率,成本,品質改善服務。
課程收益:
● 縮短作業流程,提升生產效率,設備稼動率,穩定品質,降低成本
● 提升干部管理技術,實現干部從經驗,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轉型
● 為改善提案制度在企業的推行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 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操作的演練,
● 全套IE七大手法運用的表單,工具——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 推動提案改善在企業的開展,讓IE七大手法四兩博千斤
課程特色:
本課程把重點放在演練與操作, 從管理的高度對IE七大手法進行了系統地講解,并結合講師在各類企業豐富的咨詢經驗,讓學員在培訓中對IE改善手法進行一次全面地,有高度地梳理,系統地在實際工作中運用IE改善手法,從而為學員帶來實質性地效率改善和提升!
課程工具:
《人機法操作表單》(單人單機/一人多機/多人一機)——原創
《動改法操作表單》(人體/工具設備/環境)——原創
《防錯法操作表單》(斷根/保險/自動/相符/順序/隔離/復制/層別/警告/緩和)——原創
《五五法操作表單》——原創
《雙手法操作表單》——原創
《流程法操作表單》——原創
《抽查法操作表單》——原創
《改善提案表》——原創
《改善提案達成率月(周)報表》——原創
《改善提案獎勵辦法》——原創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各職能部門經理,主管,主辦科員及生產部門班組長以上級干部
課程方式:理論講授,數據分析,圖片分享,工具介紹,工具演練,分組討論,結果發布,講師點評,課后作業,內容考試與標準答案,改善計劃
課程大綱:
第一講:人機法的運用
1. 人機法的概念
2. 人機法的運用范圍
3. 人機法的操作工具
4. 人機法改善操作的著眼點
5. 人機法改善前后案例(一)
6. 人機法改善前后案例(二)
7. 人機法改善互動案例
第二講:動改法的運用
一、動改法的概念
1. 動改法的運用范圍
二、有關人體動作方面的10項原則
1. 雙手并用原則
2. 對稱反向原則
3. 排除合并原則
4. 降低等級原則
5. 免限制性原則
6. 避免突變原則
7. 節奏輕松原則
8. 利用慣性原則
9. 手腳并用原則
10. 舒適姿態原則
三、有關工具與設備設計的6項原則
1. 利用工具原則
2. 工具萬能原則
3. 易于操作原則
4. 適當位置原則
5. 定點放置原則
6. 雙手可及原則
四、有關工作場所環境布置的6項原則
1. 按工序排列原則
2. 使用容器原則
3. 用墜送法原則
4. 近使用點原則
5. 避免擔心原則
6. 環境舒適原則
第三講:防錯法的運用
一、防錯法的具體表現
二、防錯法的基本原理
1. 斷根原理
2. 保險原理
3. 自動原理
4. 相符原理
5. 順序原理
6. 隔離原理
7. 復制原理
8. 層別原理
9. 警告原理
10. 緩和原理
三、防錯法的互動案例
第四講:五五法的運用
1. 五五法改善的前提——發現問題
2. 發現問題的前提——懷疑的態度
3. 懷疑態度的出路——系統的提出疑問
4. 系統的提問方法——5W2H
5. 什么是5W2H
6. 發問的基本案例之一
7. 發問的基本案例之二
8. 五五法的互動案例
第五講:雙手法的運用
1. 雙手法的概念
2. 雙手法的運用范圍
3. 雙手作業圖的一般畫法
4. 雙手作業圖的畫法要點
5. 雙手作業圖畫法的案例之一(改善前)
6. 雙手法改善的操作要點
7. 雙手作業圖畫法的案例之一(改善后)
8. 雙手作業圖畫法的案例之二(改善前)
9. 雙手作業圖畫法的案例之二(改善后)
10. 雙手法改善互動案例
第六講:流程法的運用
1. 流程法的概念
2. 流程法的分析技巧
1)1個不忘
2)5個方面
3)5W2H技術
4)6大步驟
5)4大原則
3. 流程程序圖案例介紹
4. 流程程序圖圖例分析(改善前)
5. 流程分析記錄(改善前)
6. 流程程序圖圖例分析(改善后)
7. 流程分析記錄(改善后)
8. 流程分析法效果總結
9. 流程分析法互動案例
第七講:抽查法的運用
1. 抽查法的基本概念
2. 抽查法的操作案例
3. 如何用連續測時法進行分析
4. 抽查法操作方法的特點
5. 抽查法與標準工時測試的共同點與差異點
6. 抽查法互動案例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