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企業培訓網 > 企業內訓課程 > 統計過程控制SPC |
統計過程控制SPC |
【在線登記培訓意向】
【培訓積分兌換禮品】
 |
 |
培訓講師:宋志軍 培訓背景: FMEA,SPC,MSA我們稱之為預防工具三劍客,SPC,MSA更是以數據為基礎的預防性工具。我們在企業很多時候是有數據統計,沒有數據分析,更是沒有分析后的應用與改善。 培訓受益: 讓學員認識統計過程控制,是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它利用數理統計原理,通過檢測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達到“事前預防”的效果,從而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不斷改進品質。 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員了解SPC的原理,正確應用SPC的技巧。讓SPC不僅僅是繪圖,更是動態的管理手段,確實的協助管理者掌握維持過程穩定的能力。 課程時間:2天/共12H 課程內容: 一、數據的基本常識: 1、數據的分類 2、收集數據的目的 3、收集數據應按注意的事項 有效數字 數字的修約規則 4、數據的幾個重要特征: 表示數據集中位置的特征數 表示數據離散程度的特征數:極差、方差、標準偏差(σ) 5、標準差與平均值關系 二、關于spc理解 1、永續經營法則 2、客戶對供應商spc之要求 3、spc基礎 spc起源、背景 最新版本 spc的變化 spc的假設條件 統計資料的類型(計數、計量) 正態分布 中值、極差、標準偏差的計算 過程的變異 三、控制圖--spc質量控制的基本元素是控制圖。 1、什么是控制圖:(控制圖原理:3σ原則) 2、控制圖的主要用途: 變異的本質:共同原因、特殊原因 管制狀態 spc兩個階段:分析階段,監控階段 分析用的控制圖主要目的:管理用的控制圖主要作用:充分體現出spc預防控制的作用。 3、控制圖的基本形式 控制圖的種類及主要用途 4、計量值控制圖 平均值-極差控制圖 ①收集數據 ②數據分組,填入數據表 ③計算各組(樣本)的平均值X和極差R ④計算總平均值和極差R ⑤計算中心線和控制界限:控制圖系數表 ⑥繪制控制界限 ⑦標注有關可參考事項 中位數和極差控制圖——案例 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X-Rs) ② 集數據,填入數據表 ②計算各樣本的移動極差及其平均值 ③求X控制圖的中心線和控制界限 ④求Rs控制圖的中心線和控制界限 ⑤畫中心線的和控制界限 ⑥標注有關事項 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控制圖——案例分析 控制線的修訂分析 5、計數值控制圖 計數值控制圖有不合格品率控制圖(P圖)、不合格品數控制圖(Pn)圖、單位缺陷控制圖(u圖)和缺陷控制圖(C圖)。 不合格品率控制圖(P控制圖) ①主要用途 ②P控制圖幾種畫法 ③一是收集的樣本大小n不等 ④二是對上述控制界限的計算進行簡化 ⑤不合格品率控制圖(P控制圖)畫法 不合格品數控制圖(Pn控制圖) 單位缺陷數控制圖(μ控制圖) 缺陷數控制圖(C圖) 公差百分率控制圖 ①什么是公差百分率控制圖 ②中心線和控制界限的確定 ③ 差百分率控制圖的特點 6、控制圖的觀察分析 控制圖與工序變化的分析和判斷 工序穩定狀態的判斷 ①工序是否處于穩定狀態,必須同時要滿足兩個原則 工序不穩定狀態的判斷 ①點子超出控制界限 ②點子處在警戒區內 ③點子在控制界限內,但點子排列有缺陷 7、控制圖異常的處理 4種情況應重新計算控制界限并作控制圖: 控制圖兩種錯誤的分析 3σ控制界限的意義 ⑷質量特性與控制圖的選擇要考慮的6個方面: 8、使用控制圖的注意事項 ①分組問題、②分層問題、③控制界限的重新計算——課堂練習 四、工序能力分析 1、工序能力的含義:工序能力與生產能力、機械能力的區別 2、工序能力的數量表示: 為什么用6σ來表示工序能力? 3、工序能力與公差圖 4、工序能力指數Cp及其計算 正態分布 雙向允差,工序分布中心與規格中心重合(即無偏移的情況) 雙向允差,工序分布中心與規格中心有偏移 單向公差情況:只有公差上限TU時/只有公差下限TL時 5、工序能力的判斷及處置 工序能力判斷標準 有偏離系數工序能力的判斷標準 CP值對應的總體不合格品率表(%) 6、處置: CP>1.67時、1.33 < CP≤1.67時、1< CP≤1.33時、0.67 < CP≤1時、CP≤0.67時 7、改善及矯正措施 8、序能力指數計算練習 五、推進spc的關鍵點 1、培訓spc 2、確定關鍵質量因素 3、提出制程管制標準 4、在各部門落實,將具有立法性質的有關制程管制標準的文件編制成明確易懂,便于操作的手冊,供各個制程使用 5、統計監督和管制制程 6、診斷異常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六、課程總結與問題解答 |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8610339408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
電子郵件:25198734@qq.com
11075627@qq.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