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新基建、智能化產業升級等國家戰略路標已經指明方向。但是新技術處于大爆發和融合發展期,物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AI、自動控制以及迅速涌現的智能產品和應用使人眼花繚亂,如何清晰的把握這些新技術特征,并與行業需求有機融合,成為真正的生產力,對企業管理者、業務經營者、產品融合創新者而言,就是一個必須掌握的能力。
通過本課程,從政策、技術特性、市場機會、應用創新、客戶價值等多層面深入淺出的揭示新技術在行業轉型發展的原理、框架和應用,同時配合大量實戰研討與案例分享,理論與實際結合,讓學員能夠學以致用。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公司高管、產品線主管、營銷主管、研發主管等
課程方式:理論分享+視頻觀看+學員研討+結果呈現+課堂互動
課程要求:小班教學,每班人數控制在60人以內
課程收益:
1、解讀國家新技術相關政策,理解新技術重點方向和機會
2、理解新技術綜合與智能化應用的整體架構
3、理解5G、AI、物聯等技術融合所產生的商業價值
4、了解5G、AI、物聯等技術特性和發展狀態
5、掌握新技術在工業、交通、醫療、教育、電力等多個領域應用(可選)
課程大綱:
第一講:新基建解讀
一、新基建政策分析
1.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 聚焦5G互聯網智能化、開展新型信息網絡建設
3. 打造城際交通智能城市、升級新型交通網絡建設
4. 強化電網能源技術攻關、推進新型能源網絡建設
5. 促進新基建各產業融合、推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二、新基建政策目標
1. 目標一:穩健活躍投資
2. 目標二:數字化轉型升級
三、新基建重點建設領域
1. ICT領域:5G、大數據、AI
2. 行業領域:工業互聯、軌道交通、特高壓、充電樁
3. 地方政策配套
4. 政策建議
第二講:5G催化新技術加速融合
一、全面智能化時機趨向成熟
1. 智慧體系架構一張圖——傳感、網絡、云、大數據、AI
2. 國內各層產業鏈情況——突破瓶頸,揚長避短,協同發展
3. 創新孵化的推力——地方政府、龍頭企業
二、5G推動技術聚合的熱點業務
1. 5G未來生活視頻
2. 融合應用市場解讀
三、城市區域重點應用
1. 5G智慧家庭
2. 5G智慧園區(綜合體)
3. 5G智慧城市治理
第三講:AI帶動大數據、云計算商業增值
一、人工智能的新革命
1. 人工智能巨大市場空間
2. 中美競爭對比
3. 中國AI頂層規劃
4. 中國AI產業鏈和重點方向
二、大數據&云計算,AI新技術浪潮的根本要素
1. 跌宕起伏的AI發展史——抬的高跌的重
2. 蓬勃發展的第三次AI浪潮的根源要素——大數據與云計算
3. 人工智能的分類:流派分類、技術分類、應用分類
4. 混合云與邊緣計算——AI從學習到應用兩大形態
三、AI+綜合行業應用
1. 機器人助理——工作生活中的好幫手
案例:小艾同學——每天被一家人折騰
案例:疫情下的掃地機器人
2. 自動駕駛——AI+5G,曙光就在前方
案例:港口自動駕駛
案例:華為為什么做車
3. 互聯網——AI控制于無形
案例:連鎖酒店動態定價
案例:滴滴打車導航的商業秘密
4. 安防——無所不在的視覺AI
案例:新疆反恐需求,不僅僅是刷臉
案例:河道管理巡檢
5. 教育——自適應學習AI最高境界
案例:英國的自適應學習
案例:**開放大學的主動干預
6. 醫療——解決國內醫療資源緊缺的良方
1)中國是醫療AI發展的沃土
2)醫療AI的應用方向
案例:廣州婦幼的人機大戰
第四講:重點垂直行業——工業互聯
一、工業數字孿生的未來
1. 數字孿生的概念
2. 數字孿生在工業運作方式
3. 數字孿生在工業企業價值
二、過程數據管控的兩個抓手
1. 對外:倉儲物流智能化
2. 對內:生產流轉數字化
3. 切入工業電子商務的關鍵環節
三、制造行業信息化轉型分享
1. 制造過程孿生化
2. 客戶服務遠程化
3. 行業應用智能化
第五講:重點垂直行業——城市交通&城際交通
一、城市公共交通
1. 人、車、路動態數據公共交換平臺為前提
2. 車聯網V2X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3. 5G城市軌交應用為主線
4. 新支付聚合人群流動軌跡
5. 智能停車是自駕車重要突破點
二、城際公共交通
1. 交通樞紐智能化升級
2. 城際交通樞紐聯動的未來
3. EMC是城際公路交通推手
4. 中國長三角城市一體化機會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