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成國良
課程目的: 我們的各項管理,怎樣的方式最好?怎么來衡量?我們的管理現狀又是否符合標準呢? 每個組織工作中總會產生許多問題,但哪些問題是主要的?哪些問題需要花精力先去解決?怎么來確定這些問題呢? 如何完成任務?如何對待員工? 我們往往難于對幾個方案進行選擇、決斷。 我們的計劃會碰到各種干擾,使計劃難以如愿。 工作中產生問題是免不了的,但有些問題的產生是反常的、超出了人們的經驗,其原因往往是隱秘的,不容易被我們發現。如何尋找那些不易察覺的原因? 管理者和員工們會提出多種改革方案,但哪一個是最佳方案呢?怎么選擇呢? 本課程為國外引進教材,居國內前列,將為您解決以上管理困惑。
通過本課程您將學到什么: ◆ 了解并掌握世界前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 獲得學習價值,提高領導的工作能力,及組織的管理水平。 ◆ 了解美國組織管理的七項工具 ◆ 學會運用所傳授的工具于工作中。 ◆ 使學員從管理的多個視角建立管理的標準,找到個人和團隊在管理中的差距。 ◆ 學員將掌握管理中所需的、可操作的幾種新穎的工具,并可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為組織的管 ◆ 理帶來實際的效益。
培訓形式:采用多種形式:研討、案例、量化、訓練、講授、對照現狀等方法相結合。
預期收獲: 1、運用團隊評價新方法確定本單位某項管理標準與現狀,從而找到管理中的差距。 2、運用團隊決策新方法解決本單位一個現存的問題。 3、運用“型格管理”的方法確定自己和領導班子屬于哪一類領導,及與最佳管理型格的差距。 4、學會如何運用一種決策的新方法,選擇對最佳方案的判斷方法。 5、學會做個可行性執行計劃。 6、學會尋找復雜問題的根本原因。 7、學會選擇改革創新的方案。 8、學會現代企業管理的七項工具。 9、培訓過程中可解決本單位的某些管理問題。 10、從而改進本單位的管理水平,提升領導能力。
培訓時間:2-3天 培訓對象:組織的中、高層領導,人力資源部門
課程綱要: 管理工具一:《團隊評價------管理標準與現狀》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我們的各項管理,怎樣的方式最好?怎么來衡量?我們的管理現狀又是否符合標準呢? 本課程由培訓師作指導,由學員以量化來確定十項管理的最佳行為模式,然后再由學員進行量化評價本單位(部門)的管理現狀, 以標準對比現狀,從而使學員明確每一項管理中的差距及應達到的目標。 本課程將對以下十項管理技能進行評價: 1、贏利意識 2、目標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3、人員安排 4、權威行使 5、協調方式 6、工作評價方法 7、溝通方式 8、解決矛盾的方法 9、對待創新的態度 10、投身于工作的熱情 注:將根據本單位的現實情況操作。本次培訓只選擇其中一個,其余如 有需要可另增加時間培訓。
管理工具二:對決策方案的判斷方法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每個組織工作中總會產生許多問題,但哪些問題是主要的?哪些問題需要化精力先去解決?怎么來確定這些問題呢? 本課程在培訓師的指導下,由學員確定本單位(部門)存在的若干問題,然后從嚴重性、緊迫性、發展趨勢三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從而排列出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的順序;并確定解決方法、責任人、期限、反饋方法。 步驟1.:確定決策題目 步驟2:確定判斷的要求 步驟3:區分要求/標準 步驟4:提出方案 步驟5:對比方案 步驟6、7識別和評估風險 注:通過案例進行傳授。
管理工具三:做個可行性執行計劃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我們的管理都要做工作計劃。但我們的計劃會碰到各種干擾,使計劃難以如愿。那我們如何預見執行中的問題,如何制定預防措施,應有什么樣的應變方法,如何確保計劃的預見性?如何保證計劃如愿執行?怎樣做到計劃確定以后順利實行?本課程將給予您一種做計劃的方法 本課程以案例進行分享,并提供學員操作工具。 步驟1:確定計劃的標題 步驟2:制定行動步驟,選擇關鍵的行動步驟 步驟3:分析潛在的問題 步驟4:分析關鍵行動步驟潛在問題的可能原因 步驟5:制定預防/減輕措施 步驟6:制定應變措施 步驟7:關注“問題出現的征兆” 注:通過案例進行傳授。
管理工具四:《確定矛盾及運用量化解決矛盾》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工作中產生問題是免不了的,但有些問題的產生是反常的、超出了人們的經驗,其原因往往是隱秘的,不容易被我們發現。如何尋找那些不易察覺的原因?本課程將傳授如何對這類問題進行對比、區分,如何發現相關的變化,提出產生問題可能的原因,及證明其最可能的原因。 本課程以案例進行分享,并提供學員操作工具。 教學內容: 1、列出矛盾 2、分解矛盾 3、量化分析重要性 4、量化分析迫切性 5、量化分析發展趨勢 6、排出主次 7、確定解決措施 8、確定責任人 9、確定完成期限 10、確定跟蹤、反饋責任人 注:將結合企業/組織的一個實際解決問題進行演練。
管理工具五:《判斷復雜問題產生的原因》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領導者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決策”。而我們往往難于對幾個方案進行選擇、決斷。我們已知的決策方法有:決策樹/魚刺骨法、特爾菲法等。還有沒有其它好方法呢?本課程將分享一種好方法。 本課程是對領導者所設計的幾種決策方案,從標準、希望條件、限制條件、風險、價值、加權等幾方面進行分析、比對、選擇,最后確定決策的可行性方案。 培訓師將運用案例進行分享;并提供學員操作工具。 教學內容: 步驟一:確定問題/矛盾的題目 步驟二:描述問題/矛盾 步驟三:區別差異 步驟四:列出有關的變化及時間 步驟五:提出可能是的原因 步驟六:驗證可能是的原因 步驟七:證明最可能的原因 注:通過案例進行傳授
管理工具六:《改革方案的決斷》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每個單位都會在組織機構、管理流程、規章制度、產品、工藝或……進行改革,管理者和員工們會提出多種改革方案,但哪一個是最佳方案呢?怎么選擇呢? 本課程向學員傳授的方法是:針對要改革的課題,如何確定改革設計的準則,怎樣對設想的各種改革方案進行評價,以及如何確定最終的改革方案。 本課程以案例進行分享,提供學員操作工具。 教學內容: 步驟1:擬定改革創新題目 步驟2:擬定設計方案準則 步驟3:針對步驟2提出設想方案 步驟4:選擇、組合各種設想方案 步驟5:評價各種設想方案 步驟6:修改設想方案, 步驟7:最終確定的改革創新方案 注:通過案例進行傳授,如要現場對本單位的某項改革做決定,則需另增加 時間。
管理工具七:《你是哪種“型格管理者”》 課程內容及培訓方法: 每個單位的領導者在工作中有兩個方面是必然要處理的:如何完成任務?如何對待員工?有的領導只重視一個方面,有的領導則認為這是對矛盾……。于是便產生了五種管理型格。究竟哪一種管理型格是我們應采用的呢?你最常采用的是哪一種呢? 本課程以一個型格管理圖來區分五種領導者,剖析領導者五種管理型格的行為方式。之后每個學員(領導者)先為自己進行評定:我是哪一種管理型格?然后由其他學員再進行研討評議。 本課程將從六個管理方面來評定每個領導者的管理型格,從而使學員(領導者)明確最佳管理模式,了解自己的在六個方面的管理型格,找到自己在這六方面的管理差距。 教學內容: 1、交流溝通 2、下達指令 3、錯誤與過失 4、不滿、抱怨 5、產生對抗情緒 6、工作評價 注:本次培訓只選擇其中一個演練,其余如需培訓則需增加時間。 教學步驟: 1、教練講解 2、閱讀教材 3、對照自己現狀確定自己的管理型格 4、在本組公布自己的管理型格 5、小組成員討論確定每個人的管理型格 6、在全班公布小組討論結果 7、全班討論確定每個人的管理型格 8、尋找管理差距,制定改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