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情境管理是美國人保羅·赫賽博士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著名理論。情境管理概括地說就是管理者在管理團隊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而要隨著情況和環境的改變及員工的不同,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領導和管理方式。我們要在變化中,尋求一些不變的方法論,從而以不變應萬變,變化的是環境,不變的是管理的底層,《吉塔行星》中充滿變化、充滿未知,我們共同來體驗并解決以下痛點:
痛點1: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實際中你真能找準定位有效分工嗎?
痛點2:團隊成員整天忙忙碌碌,可他們對整體的目標真的都清晰嗎?
痛點3:溝通問題老生常談,可是你、你的團隊溝通真的順暢有效嗎?
痛點4: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你有做過哪些思考來提升團隊效率呢?
痛點5:存在個體差異,認知不同,你有想過該如何化解團隊沖突嗎?
痛點6: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你有凝聚團隊彼此支撐和互助嗎?
《吉塔行星》沙盤模擬的場景:地球生機在不斷流失,地球總部派出6艘宇宙飛船去執行任務,任務是從吉塔行星帶回“神秘樣本-A”以拯救地球,使之恢復生機;每位船長以生命為代價,將飛船降落在吉塔行星上,每位船員在出發之前都簽訂了生死狀,因為在吉塔行星上,能否活著回來只能靠自己;生存環境非常嚴峻,所有人只有21天的時間;船員們必須想辦法在21天內找到基地,交付“神秘樣本-A”(“神秘樣本-A”在基地當中)……
課程收益:
● 認識團隊科學分工的關鍵——了解彼此,用人之長
● 掌握目標制定的完整5個要素和目標設定的6個要點
● 學會結構表達,有效提問,工作中開展有效溝通
● 認知提高效率的重要性,掌握提高效率的5個方法
● 掌握進行沖突處理5大策略
● 樹立大局觀意識,學會增強團隊凝聚力5個方法及其應用場景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中基層管理者
課程方式:沙盤推演、案例研討、小組討論
課程特點:
■ 區別于傳統單向,聽講式的學習方式,學員高度參與,全情體驗
■ 從體驗中提升思維,掌握技能,增強團隊互動及凝聚力,而不只是理論課程
■是探索,是團隊學習,而不只是個人訓練
■ 是50%時間在體驗中,30%時間在學員分享,20%時間在老師總結
課程大綱:
第一講:團隊分工
學員狀態:不同小組成員在整個推演過程中擔任的角色不同、小組成員可能出現分工混亂的情況
一、管理視窗
1. 公開象限: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區域叫做公開象限
2. 盲點象限: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的區域叫做盲點象限
3. 隱私象限: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區域叫做隱私象限
4. 未知象限: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區域叫做未知象限
二、擴大公開象限的方法
1. 隱私象限—告知--自我揭示
2. 盲點象限—提問--懇請反饋
三、標準勝任素質
1. 標準崗位說明書-企業對崗位的要求
2. 員工勝任能力評估-放在合適的崗位
第二講:設定目標
學員狀態:小組內部對于目標的制定缺乏認知
一、目標制定應考慮的5個要素
1. 明確整體目的
2. 符合smart原則
3. 做好風險預判
4. 明確合作對象
5. 內外部資源利用
二、完成目標的6個要點
1. 經營大局觀
沙盤推演:神秘樣本A
2. 充分考慮團隊項目管理的時間周期
沙盤推演:最長21天時間
3. 管理好必要和非必要資源
沙盤推演:布蘭科和水資源
4. 修正原則
沙盤推演:3次復活機會
5. 目標管理中的干擾信息
沙盤推演:山丘上看的遠,能看到基地
6. 務實的心態
沙盤推演:去沙地,看到吉塔人
第三講:有效溝通
學員狀態:溝通過程中部分事情可能描述不清,不能有效提問
一、什么是溝通-五個維度分析為何溝而不通
1. 人的角度 1)成員個體差異很大 2)本位主義思想影響 3)權力不再發揮作用 4)橫向溝通機制欠缺
2. 編碼角度
1)語言表達能力不佳或欠缺 2)不懂得說話的技巧或藝術 3)未能充分傳達自己的信息
3. 傳遞角度
1)消極被動:沒有主動去開啟溝通渠道
2)渠道錯位:沒有選擇合適的溝通渠道
3)氛圍不佳:沒有營造融洽的溝通氛圍
4. 解碼角度
1)傾聽誤區:沒有準確地理解對方
2)同理心缺失:未能換位思考
5. 意識問題:共識意識未能貫穿始終
二、結構表達-金字塔模型
三、有效提問發掘需求
1. 封閉式提問-燈塔懸疑
2. 開放式提問-夢想假期
夢想假期互動:各位是度假產品代理商,你們有全世界各地的度假產品。我是顧客,有三個需求。我會主動說一個,其它的需求你們問我才講,直到你們能給我推薦產品。
第四講:效率提升
學員狀態:沙盤推進過程中,有的優化流程,有的制作表格工具
一、效率來源于什么?
1. 事情發展的共性-流程
2. 找準流程中的關鍵環節
二、如何提升效率
1. 制定明確的工作要求
2. 定時核查工作進度
3. 建立行之有效的記錄系統
4. 合理安排時間
5. 尋求專業培訓
第五講:團隊沖突
學員狀態:學員在沙盤行進過程中,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選擇上以及規劃上會產生分歧
一、認知沖突:不能化解沖突意味著管理有缺陷
二、沖突的類型
1. 按照產生的維度進行分類:目標沖突、認知沖突、意向沖突、行為沖突
2. 根據效果分類:建設性沖突、破壞性沖突
3. 根據發展階段分類:隱形沖突、顯性沖突
三、沖突解決的5種策略
1. 競爭(3大適用場景)
1)當情況緊急,要采取決定性行動時
2)與公司的利益關系重大的問題上
3)在重要的紀律問題上
2. 協作(5大適用場景)
1)當與雙方利益都有重大關系時
2)當你的目標是向他人學習時
3)需要集思廣益時
4)需要依賴他人時
5)出于感情關系的考慮時
3. 折中(4大適用場景)
1)目標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對方鬧翻時
2)需要使復雜的問題得到暫時的平息時
3)由于時間有限需取權宜之計時
4)當協作與競爭都未能取得成功時
4. 回避(5大適用場景)
1)在小事情上,或面臨更加重要的事情時
2)當認識到自己無法獲益時
3)當付出的代價大于得來的報償時
4)當其他人可以更有效地解決沖突時
5)當問題已經離題時
5. 遷就(4大適用場景)
1)當發現自己錯了時
2)當問題對別人比自己更重要時,去滿足他人,維持合作
3)需要樹立好的聲譽時
4)當和平相處更重要時
第六講:凝聚團隊
學員狀態:沙盤推演過程中,不能認識到真正的核心目的是拯救地球,所以也不能意識到需要號召所有團隊為整體目標奮斗,需要彼此支撐、互助
一、團隊凝聚力:凝聚力就是一個團隊具有的優良素質所形成的吸引力
二、團隊凝聚力的意義
1. 是維持團隊存在的必要條件
2. 是實現團隊目標的重要條件
三、提升團隊凝聚力的5個策略
1. 建立大局觀: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2. 制造勝利感:共同感受“贏”的喜悅
3. 建立自信心:每個人都是“領導者”
4. 獲得信任感:彼此相互了解和接納
5. 贏得自豪感:持續的正面反饋與鼓勵
小組分享:
1. 我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拯救地球
2. 我的團隊明確目的了嗎: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明確
3. 是什么阻礙目的的達成:專注自身得失,缺乏全局思維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