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尾大不掉”,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一個組織如果只按照慣性經營,或許能一時輝煌起家,卻很難持續抓住環境變化中的機會,長期維持有效增長。
更有甚者,因為組織的慣性太大,明明看見了新市場的風口,卻因缺乏決斷力導致調轉不靈,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手成功轉型。
表面上看,是這些企業經營管理不力的問題,深度打開來看,是戰略能力的缺失……
余暉尚在眼前,為何危機四伏?
處于家居行業中某細分品類的頭部企業,在成長階段吃到了中國房地產蓬勃發展20年帶來的家居行業紅利,一路從小作坊經營快速擴張到大工廠,從區域市場走向全國,從中低端走向了高端。正因搶占了好時機,率先在行業中構建了品牌影響力,同時保持著亮眼的利潤率。
然而……
從6年前開始增速放緩,其中3年更是連續不增長;
2021年雖然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考慮到2020年疫情影響因素,過去一年的增幅參考意義不大;
2022年過半,全年缺口仍然巨大,經營團隊焦慮萬分...
這個曾經輝煌十余載的品牌,為什么不到6年時間就陷入了“危機四伏”?
通過和企業家及高管團隊的溝通交流,我們了解到該企業的一些問題表象:
因品質出現問題及交付周期變長,訂單流失率高達近50%。
品牌的行業影響力尚可,但經銷商!皰煅蝾^賣狗肉”,品牌的終端影響力正在嚴重透支。
在細分品類的競爭中,被TOP1頭部品牌以超過2倍的體量甩開。其中家裝整裝和精裝的兩大新風口趨勢,未及時抓住配置資源,更是被競爭對手絕對碾壓
由于固守或過于依賴細分單品類,在整個大家居的品類跨界融合競爭中,面臨諸多定制家具企業品類擴張帶來的巨大壓力。
不到6年時間,這家企業從行業細分領域的耀眼明星逐漸走向平庸,被年輕主流消費群體所忽視,優質的核心經銷商資源也開始流失,外部對手跨界打劫,內部團隊士氣低迷,企業陷入了“危機四伏”的窘境……
風口中的機會,為何一再錯過?
面對這家企業的現狀,我們首先要問:
幾年前,整個行業肉眼可見的整裝、精裝2B趨勢和機會,為什么沒有去抓?
家居行業從單品類、到多品類融合、再往整家定制發展演進的大趨勢下,為什么品類也沒有及時擴張?
他們的答案是:
“我們都有想過,但總覺得當時的能力不足,資源和精力不夠,做原本不擅長的新品類和2B新業務覺得風險太大!
“加之看到最近某地產暴雷導致工程款壞賬(影響了整個行業),整裝渠道的入場費用、結算周期和交付能力等等問題,所以內部一直都猶豫不決。”
但是,當看到競爭對手在這些新的業務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內心說不后悔都是假的。
我們又問:
導致訂單大比例流失的品質與交付問題持續好幾年,大家都沒意識到嚴重性嗎?為什么一直沒有解決呢?
他們的答案是:
其實我們內部都知道問題在哪里,但就是拉不通,很多問題遲遲解決不了,領導說了很多次都搞不定,我們也沒有辦法。
其實這家企業的問題不是個例,而是代表了一批發展超過15年,營收達到10億+規模量級的傳統企業的普遍現象,其中有:
組織的發展是跟隨日常經營的慣性思維走延長線,但近些年市場經營環境和供需變化、客戶消費方式和需求及場景的變化是劇烈的。組織能力逐漸不太適應外部激烈的變化與競爭態勢
既沒有在10年前做過市場趨勢的預判,也沒有在5年前做好新產品、新業務的戰略布局,近3年則陷入新業務難突破、老業務低價慘烈競爭的泥潭中難以自拔。
疊加企業內部累積多年的“熵增腐化現象”,和近幾年“世界政治與經濟波動不確定性”帶來的連鎖反應影響,經營成本高漲,業績和利潤堪憂,上下一片焦慮卻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大家對未來普遍信心不足。
這些企業現象的背后,從小了看是經營管理的問題,往大了看則是戰略能力的問題。
絕大部分泛家居企業其實都在10年就看到了精裝、整裝的趨勢,但很少有企業能夠真正識別到這兩塊2B業務的爆發節點和周期性風險,真正能抓住這波戰略機會實現轉型,并扛得住周期性波動風險沖擊的,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具備戰略能力的頭部企業。
很多遇到以上類似問題的企業,指望著引入第三方的培訓咨詢機構能夠給一份“大力丸”、“續命丹”的速贏增長解決方案。也有企業不相信外部的力量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卻又彷徨無序地摸索掙扎。
企業能否穿越周期,是戰略能力的考驗
一提起戰略,往往有很多企業認為“太虛了,不如做好經營實在”,要么是覺得“我們戰略已經很清晰了,就只是經營的問題”。
的確,很多企業戰略規劃的能力較弱、質量不高,但起碼能夠活著了。但是戰略做得好不好,質量高不高,是企業能否活得更好再上一個檔次的問題。
以上述這家企業所處的泛家居行業為例,其中:
戰略洞察力不足的企業,要么完全錯失這波2B業務爆發式增長的機會,要么就沒預判到地產暴雷的風險導致應收和利潤全被壞賬拖累,幾年下來干了個寂寞。
戰略決斷力不夠的企業,就如上述案例中的企業高管們,一直以當時資源不夠、能力不足為糾結的理由,淺嘗輒止,反觀對手“平地起高樓”而慨嘆“時也、命也”。
戰略執行力不強的企業,則會陷入內部經營上的多方角力和相互扯皮,新品的研發、產品的品質、供應鏈的成本與交付等等,都遲遲無法滿足新業務的要求,最終在激烈的競爭PK中,既無法抗衡強大的頭部玩家,也搶不過靈活崛起的新晉對手。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企業能否穿越周期,恰恰是對其戰略能力的考驗。而大多數企業對戰略能力提升的訴求不強烈,其實是錯將戰略規劃與執行,戰略和經營分開來看的緣故。
從戰略到執行,必定是一分規劃九分執行。其中大部分都是日常經營問題。所以戰略的落地問題,大多都堵在經營過程中,一般企業都在按慣性運作,沒有很好的方法去抓經營,出現問題都看到了,卻無法識別問題的根因在哪里,如何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確保經營果實的實現。
經營階段越往后問題越多,如果問題不及時打通,經營結果實現不了,戰略做得再好,執行不好也無法落地。
來源:喬諾之聲;作者:王櫟童,喬諾戰略與財經產品線
【相關文章】
·標桿學習——戰略究竟該怎么做?
·戰略取舍的七個問題分享
·高管如何培養戰略意識、戰略能力?
·戰略規劃:為企業守住一份中長期的戰略定力
·如何讓企業中高管們都具備戰略思考能力?
·回味無窮的45條戰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