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價值觀要朝著不那么舒服的方向牽引

什么是人性?對于自我來說,心理學無數實驗證明:所有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甚至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對于工作來說,可能“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是很多人想要的。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來看: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四句話卻都是“逆人性”的,都是不那么舒服的。

但“逆人性”的管理,卻幫助華為解決了四大核心難題:贏得客戶、留住奮斗者、突破增長瓶頸以及持續精進。

以客戶為中心

由人構成的團隊和企業,有可能“以客戶為中心”嗎?

雖然我們也聽過很多企業,都說自己是“以客戶為中心”,但真是這樣嗎?

組織行為學告訴我們:所有的組織、企業在自然狀態下,都有越來越偏離“以客戶為中心”的趨勢,直到客戶拋棄為止。這是正常的演化規律。

那華為的“以客戶為中心”豈不也是一句空話?

“華為公司什么都可能變化,唯有以客戶為中心永遠不會變。”——任正非

2011年初,一篇2.8萬字的《我們還是以客戶為中心嗎?!——馬電CEO投訴始末》,以2011年新年賀詞的方式,在《華為人》報發表,猶如迎頭潑下的一盆冷水,使華為人從業績增長的喧囂中冷靜下來。

事情起因于2010年8月5日,馬來西亞電信CEO對華為的投訴。對于華為來說,馬電是一家“優質客戶”,每年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訂單和利潤。而對于馬電來說,營收和利潤卻在逐年下滑。

馬電CEO在投訴信中說:非常遺憾,在過去幾個月中,華為的表現并沒有達到我對于一個國際大公司的專業標準的期望……
客戶的來信很平靜,但很明顯,對華為已經失望至極。

由此,華為高層發起了一次“我們還是以客戶為中心嗎?”的自我批判運動。“為什么沒有以客戶為中心?”“如果華為繼續這樣不以客戶為中心,等待華為公司的命運是什么?”……

同時,任正非選擇把檢討的結果全公開。

此次事件后,華為終于挽回了客戶。更重要的是,在全體華為人的內心種下一顆種子。“馬電事件”之后,當華為沒有以客戶為中心時,會不經意被提醒:這會不會是下一個“馬電事件”?

后來,華為每年都會要求所有員工,寫一個700字的反思文字,反思以客戶為中心到底做得怎么樣?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趕緊“拽回來”,回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就像摩天大樓里面的阻尼器一樣,在遇到糟糕氣候的時候,阻尼器會把大樓“拽回來”,“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同樣在此。

而華為真的做到了【完全】以客戶為中心了嗎?

想到一個小故事:如果你和另外一個人,在野生森林里遇到一只狼,你需要跑得多快,才能救命?必須要比狼快嗎?不,你只要比另一個人跑得快就可以了。

所以,當華為的“以客戶為中心”,比大多數對手都要做得好時,這就已經贏了。

以奮斗者為本

第二條是以奮斗者為本。

為什么說這一條也是反人性的呢?因為以奮斗者為本,需要把老板口袋的錢和手上的權,都分給兄弟姐妹,而錢和權又是很多管理者非常看重的。

錢和權都分不下去,這也是很多企業搞不好的原因。

華為為什么提倡“以奮斗者為本”?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任正非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華為深刻地認識到,當前企業的生存空間看似很大,其實,所處領域已經完全處于競爭的白熱化狀態。大多數企業的資源優勢、資金優勢、政策優勢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只有奮斗,企業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

但“以奮斗者為本”不是簡單的口號,需要為奮斗者提供報酬,要分錢,還要分好錢。

華為的價值評價,是一個全面立體的評價體系,可以概括為:什么樣的員工(任職資格)在什么樣的職位(職位評估),創造出了什么樣的業績(績效評價)。

有了客觀公正的價值評價,才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價值分配只有堅持以奮斗者為本,才會促進更多的奮斗者涌現出來,并積極投入到價值創造中來。

所以,薪酬分配要向奮斗者傾斜,讓奮斗者在經濟上得到實惠。這樣才能鼓勵、激勵奮斗者艱苦奮斗,奮發圖強。比如,在分配上華為會提倡拉大差距,獎勵無上限。縮小差距是鼓勵懶惰者,只有拉開差距才能鼓勵奮斗者。

在干部建設和晉升機制上,華為也是以奮斗者為本。

“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一個機制,讓水流的速度快一點,把上面的泥沙沖掉,讓年輕有為的上來。誰來挑起公司的重擔?因為新技術的發展非常快,公司又處在最先進的技術領域,可能越年輕的人越有優勢。我們的機制要有利于這些人脫穎而出。”——任正非

克服論資排輩,以能力大小論英雄。這些措施,看似沒有多少新意,很多公司也都知道,但更重要的是——企業是不是真的重視?是不是真的堅決推行并落實?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不讓雷鋒吃虧,給奮斗者發錢,并落到實處?

長期艱苦奮斗

你會放著好好的日子不去享受,而去選擇艱苦奮斗嗎?

正如“所有的粒子在大多數時候處于惰性狀態”一樣,人的天性是好逸惡勞的,每個人都有惰性,絕大多數的個體在多數情形下,都有天然追逐舒適的本能。

很多企業在奮斗一段時間后,會產生懈怠,“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也正是這一現象的表現。但順從內心,處在舒適區,會使企業一步步走向衰敗。

而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卻是“長期艱苦奮斗”,所以它也是逆人性的,逆的是人天然地趨向于貪婪和惰怠的人性,是在針對人性的弱點做功。

在華為的歷史上,人們普遍印象深刻的,有兩次“大辭職”事件,一次是1996年,一次是2007年。

拿2007年為例,為了消除不固定勞動合同期限對企業活力的影響,華為毅然決然開始了震驚全國的“萬人大辭職”。

結果,6581名員工重新簽約上崗,52名員工退休,16名員工因個人和勝任力不足等原因離開公司。

為了使企業更有活力,不搞終身制,雖然涉及“N+1”補償,華為也因此多支付出十幾億也在所不惜。

任正非認為,沒有什么比讓團隊思想上保持艱苦奮斗更為重要。

長期艱苦奮斗,除了生活和思想上的艱苦奮斗外,還有一個重點是“長期”,即長期主義的意思。

行業都有周期波動,即使是華為,要想30年都保持持續的增長,也是非常困難的,這背后,體現的也是長期主義。

1994年,任正非立下的理想是“未來的通信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而當時的華為,份額連任何一家前8大巨頭的1%都不到。

華為的做法是,只聚焦做一件事情——通信。

漫長的征程中,雖然有過很多賺“大錢”的機會:遇到過房地產大熱機會;遇到過移動互聯網浪潮機會;遇到過資本運作潮流機會……

但任正非堅決表示,板凳要坐十年冷,企業不穿“紅舞鞋”。企業的首要責任不是尋找魅力無窮的紅舞鞋,而是活著。企業正確的活法,是以獨特的核心競爭能力,來創造出顧客所需要的真正價值。

在任正非眼里,紅舞鞋雖然很誘人,就像通信產品之外的利潤,但是企業穿上它就脫不了,只能在它的帶動下不停地舞蹈,直至死亡。因此任正非告誡下屬,要經受其他領域豐厚利潤的誘惑,不要穿紅舞鞋,要專注于公司的現有領域。

“長期主義”者,進行的就是一場“無限游戲”。中國經濟已經過了諸侯殺伐、跑馬圈地的套利時代,在未來,抵抗風險和不確定性,唯一的方式就是在一個領域里扎深做透,做出不可替代的價值,并且與整個生態上的企業價值共生。

正如任正非多次強調,“華為不戰則亡,沒有退路,只有長期艱苦奮斗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堅持自我批判
俗話說:責人易,責己難。人們總是容易看到別人的毛病,而難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自我批判有重重障礙:

一是面子。中國人嘛,總是好面子的;

二是利益。從自己身上挑毛病,往往會吃虧;

三是行動。許多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說”,誰都會,光說不練還是假把式。

因此,堅持自我批判也是一個逆人性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起初,華為核心價值觀,只有三句話: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后面,任正非力排眾議,強行加上了第四句“堅持自我批判”。

從任正非的部分講話中,也足以說明這句話的分量。

《在自我批判中進步(1998)》

《自我批判和反幼稚是公司持之以恒的方針(1999)》

《為什么要自我批判(2000)》

《在自我批判指導委員會座談會上的講話(2006)》

《將軍如果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就永遠不會成為將軍(2007)》

《從泥坑里爬起來的人就是圣人(2008)》

《開放、合作、自我批判,做容千萬家的天下英雄(2010)》

《自我批判,不斷超越(2014)》

《轉發“財經管理團隊民主生活會紀要”(2015)》

《華為,可以炮轟,但勿捧殺(2016)》

《要堅持真實,華為才能更充實(2017)》

《加西亞,你回來吧!孔令賢,我們期待你!回來吧,加西亞,是公司對不起你(2017)》

《從泥坑中爬起來的是圣人——任總在“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在自我批判中成長”專題儀式上的講話(2018)》

可以說,在中國的商業領袖中,華為任正非是極少始終堅持自我批判,不怕“丟面子”的人。任正非的“自我批判”是說說而已嗎?我們可以從華為的一些運作里面找到答案。

在華為,有兩個組織行使著自我批判的職能。

一個是員工自我批判委員會。

員工自我批判委員會分為公司級員工自我批判委員會,和各體系下的員工自我批判指導分委員會,是自我批判的非常設機構。

職責是,對全公司及相關部門的自我批判的制度建設,及自我批判活動的有效實施與監督提供政策、方向等方面的政策指導和組織實施。

另一個是CEC,道德遵從委員會。

這是一個實體部門,下伸到各實體組織,實體組織叫做OEC道德遵從辦公室。道德遵從委員會是民主產生的群眾組織,和董事會、監事會一起構成了公司治理的三駕馬車。

還有內部論壇“心聲社區”。

隨著互聯網的影響面越來越大,報紙傳播的效率明顯降低,2009年,華為成立內部論壇“心聲社區”,成為華為自我批判常態化的主要陣地。

在這里,華為的任何員工,都可以對公司的政策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如果不方便實名,員工可以匿名去發表意見,因此這里成為華為的“羅馬廣場”。

任正非說,“心聲社區就是一個‘羅馬廣場’,心聲社區總體是很健康的,讓大家免費免責提意見,使華為文化得到普及理解。雖然大家在上面‘胡說八道’,針對我們說的,有很多人來評頭論足。這些跟帖就是未來將星在閃耀。我不需要知道馬甲背后是誰,但是我知道華為有人才。”

以及華為特有的“紅藍軍”對抗,民主生活會等等。

可以說,始終堅持自我批判,是任正非對人性洞察的結果,在理解人性基礎上,做出逆人性的管理,這是華為持續領先的根本動因。

正如任正非所說,“自我批判讓我們走到了今天;我們還能向前走多遠,取決于我們還能繼續堅持自我批判多久。”

如今的華為,已經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全球化公司,客戶來自全球各地,涵蓋中小企業、國內縣市、國內省級、海外非發達市場、海外大T、國內大T、企業大客戶到2C市場等眾多客戶群體。

龐大的客戶,助力華為銷售呈現出史詩般的增長趨勢。

而這些成績背后的邏輯,就是華為“反人性”的逆向思維,也正是這四大準則,讓華為可以適應規律,順應市場,持續長期地健康發展。

而企業存在的意義,“以客戶為中心”也已經給了答案。

最后,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一句話來結尾——有人問我:“你們的商道是什么?”;我說:“我們沒有商道,就是為客戶服務。”

來源/ 喬諾咨詢;作者/ 高江

【相關課程】華為文化與核心價值觀落地

【相關文章】

·沒有覓母(Meme)的文化沒有生長力
·企業文化需要適度“用力過猛”
·任正非:沒有奮斗者文化的企業離死不遠
·彪悍的企業不需要“家文化”
·華為的奮斗文化和動力機制
·華為文化究竟是不是狼文化?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2-10-9 16:04:34)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